【ios 完整源码】【测算分销源码】【被套指标源码】go gc源码
1.Go语言源码阅读分析(3)-- unsafe
2.golang的源码对象池sync.pool源码解读
3.沉浸式go-cache源码阅读!
4.go语言是源码编译型还是解释型
5.Go看源码必会知识之unsafe包
6.golang为什么gc时要管理栈对象?
Go语言源码阅读分析(3)-- unsafe
Go语言的unsafe包提供了一套打破类型安全限制的操作,但使用时需谨慎,源码因为它可能导致代码无法移植。源码包内主要包含unsafe.go文件和一些声明,源码实际实现和测试用例并未提供。源码ios 完整源码关键内容如下: 1. Pointer类型:可以转换为任何类型的源码指针,以及Uintptr类型,源码这种转换允许直接读写内存,源码风险极高,源码需谨慎使用。源码 - 可以将任意类型转换为Pointer类型,源码但转换后不能长于原类型,源码且要求内存布局一致。源码例如,源码将float转换为uint的函数`Floatbits`。 - Pointer可以转换为uintptr,但这种转换仅用于内存地址的打印,且不能直接从uintptr恢复为Pointer,除非是枚举类型。 2. 偏移指针:用于访问结构体字段或数组元素,需确保指针不会超出原始对象的内存范围。 3. syscall调用:在syscall包中,某些函数需要在同一条语句中进行指针到uintptr的转换,以确保指针指向的对象在调用时仍然有效。 4. reflect包使用:reflect.Value.Pointer和UndafeAddr返回的都是uintptr,应在获取后立即转换为Pointer,避免对象被GC回收。 5. 反射结构体转换:例如StringHeader和SliceHeader的Data字段,仅在指向活动切片或字符串时有效。 总之,unsafe包的使用需遵循特定的规则和限制,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程序不稳定或移植问题。接下来的计划是研究reflect包。golang的对象池sync.pool源码解读
Go语言对象池sync.pool源码深度解析
对象池在Go语言中被设计用于解决频繁创建和销毁对象导致的性能问题。sync.pool的核心理念是复用已创建对象,减轻垃圾收集(GC)压力。以下是关键点的理解和代码分析:对象池的动机
新对象的创建会消耗内存,并可能对GC造成负担。sync.pool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预先创建和存储对象,减少创建成本,提高性能。池与缓存的相似性
无论是连接池、线程池还是对象池,它们都体现了池化和缓存的思想:复用资源,减少临时创建,提升响应速度。池化和缓存都是为了减少资源消耗,提升服务效率。go1.原理与用法
对象池使用简单,通过New函数创建,Get和Put操作实现对象的复用。go1.之前的版本可能频繁清空池,导致性能损失。1.改进了设计,测算分销源码引入了victim cache机制,通过双向链表优化获取和存储对象,减少锁竞争。源码解析
从pool的结构体可以看到,victim和victimSize用于管理受害缓存,popTail函数通过无锁操作处理链表,保证了高性能。put操作时,根据对象状态决定放入private或shared区域。总结
对象池通过复用对象、提前准备和性能优化的存储提高性能。理解对象池的关键在于:复用、存储策略和并发控制。在Go 1.中,通过victim cache和链表操作,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深入理解
理解对象池的细节包括如何禁用抢占P以防止GC影响,以及如何通过noCopy防止对象拷贝导致的潜在问题。同时,伪共享的处理也是优化对象池性能的关键点。 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技术成长的基石,让我们保持对技术的热情,不断探索和优化。沉浸式go-cache源码阅读!
大家好,我是豆小匠,这期将带领大家探索go-cache的内部实现,深入理解本地缓存机制,并分享一些阅读源码的实用技巧。
首先,我们从源码入手,Goland中仅需关注cache.go和sharded.go两个文件,总共行代码,是不错的学习资源。通过README.md,可以了解到包的使用方法。
创建缓存实例时,我们注意到它依赖于清理间隔,而非实时过期删除。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逻辑上处理过期缓存?我们开始在cache.go中寻找答案。
首先,我们关注Cache结构体,它定义了整个缓存的框架。接下来,重点阅读New函数,这里使用了runtime.SetFinalizer来确保即使对象被设置为nil,清理协程的GC回收也受到影响。
通过源码解析,我们明白,如果清理协程与Cache对象关联,即使对象不再活跃,GC仍无法立即回收。再深入Get方法,你会发现,缓存失效并非通过key是被套指标源码否存在,而是通过item中的过期时间判断,定时清理主要为了释放存储空间。
最后,我们对常用的方法进行挑选,梳理cache类的成员变量和功能,通过创建图示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值得注意的是,onEvicted是删除key的回调函数,而sharded.go是未公开的分片缓存实验代码。
go语言是编译型还是解释型
Go语言是编译型语言。
首先,理解编译型和解释型语言的差异是关键。编译型语言会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这是一组可以直接由计算机执行的低级指令。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程序运行之前,因此编译型语言通常具有较高的执行速度。相反,解释型语言在程序运行时,会逐行读取源代码并将其转换为机器代码执行。由于这个过程在运行时进行,解释型语言的执行速度通常比编译型语言慢。
Go语言被设计为编译型语言。当我们使用Go编译器(如gc)编译Go程序时,它会将Go源代码(.go文件)转换为二进制可执行文件。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程序运行之前。这意味着,一旦编译完成,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无需任何中间的解释或转换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一个简单的Go程序,如下所示:
go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使用Go编译器,我们可以将这个源代码文件编译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在命令行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完成这个过程:
bash
go build -o hello hello.go
上述命令会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这个文件是机器代码,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当我们运行这个文件时,它会直接输出“Hello, World!”,无需任何中间的解释或转换过程。
总结来说,Go语言是编译型语言,它将源代码预先转换为机器代码,这使得Go程序具有较高的执行速度。
Go看源码必会知识之unsafe包
前言
有看源码的朋友应该会发现,Go标准库中大量使用了unsafe.pointer,要想更好的理解源码实现,就要知道unsafe.pointer到底是什么?所以今天就与大家来聊一聊unsafe包。
什么是unsafe众所周知,Go语言被设计成一门强类型的静态语言,那么他的类型就不能改变了,静态也是意味着类型检查在运行前就做了。所以在Go语言中是不允许两个指针类型进行转换的,使用过C语言的源码 陈丹丹朋友应该知道这在C语言中是可以实现的,Go中不允许这么使用是处于安全考虑,毕竟强制转型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麻烦,有时这些麻烦很容易被察觉,有时他们却又隐藏极深,难以察觉。大多数读者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类型转换是不安全的,这里用C语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int main(){ double pi = 3.;double *pv = πvoid *temp = pd;int *p = temp;}在标准C语言中,任何非void类型的指针都可以和void类型的指针相互指派,也可以通过void类型指针作为中介,实现不同类型的指针间接相互转换。上面示例中,指针pv指向的空间本是一个双精度数据,占8个字节,但是经过转换后,p指向的是一个4字节的int类型。这种发生内存截断的设计缺陷会在转换后进行内存访问是存在安全隐患。我想这就是Go语言被设计成强类型语言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类型转换是不安全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使用了它,可以打破Go的类型和内存安全机制,可以绕过类型系统低效,提高运行效率。所以Go标准库中提供了一个unsafe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不推荐大家使用,但是不是不能用,如果你掌握的特别好,还是可以实践的。
unsafe 实现原理在使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unsafe的源码部分,标准库unsafe包中只提供了3``种方法,分别是: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Sizeof(x ArbitrayType)方法主要作用是用返回类型x所占据的字节数,但并不包含x所指向的内容的大小,与C语言标准库中的Sizeof()方法功能一样,比如在位机器上,一个指针返回大小就是4字节。
Offsetof(x ArbitraryType)方法主要作用是返回结构体成员在内存中的位置离结构体起始处(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的偏移量都是0)的字节数,即偏移量,我们在注释中看一看到其入参必须是一个结构体,其返回值是一个常量。
Alignof(x ArbitratyType)的主要作用是返回一个类型的对齐值,也可以叫做对齐系数或者对齐倍数。对齐值是一个和内存对齐有关的值,合理的内存对齐可以提高内存读写的性能。一般对齐值是2^n,最大不会超过8(受内存对齐影响).获取对齐值还可以使用反射包的函数,也就是说:unsafe.Alignof(x)等价于reflect.TypeOf(x).Align()。对于任意类型的变量x,unsafe.Alignof(x)至少为1。对于struct结构体类型的变量x,计算x每一个字段f的unsafe.Alignof(x,f),unsafe.Alignof(x)等于其中的最大值。对于array数组类型的变量x,unsafe.Alignof(x)等于构成数组的QQ源码查看元素类型的对齐倍数。没有任何字段的空struct{ }和没有任何元素的array占据的内存空间大小为0,不同大小为0的变量可能指向同一块地址。
细心的朋友会发发现这三个方法返回的都是uintptr类型,这个目的就是可以和unsafe.poniter类型相互转换,因为*T是不能计算偏移量的,也不能进行计算,但是uintptr是可以的,所以可以使用uintptr类型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可以访问特定的内存了,达到对不同的内存读写的目的。三个方法的入参都是ArbitraryType类型,代表着任意类型的意思,同时还提供了一个Pointer指针类型,即像void *一样的通用型指针。
type ArbitraryType inttype Pointer *ArbitraryType// uintptr 是一个整数类型,它足够大,可以存储type uintptr uintptr上面说了这么多,可能会有点懵,在这里对三种指针类型做一个总结:
*T:普通类型指针类型,用于传递对象地址,不能进行指针运算。
unsafe.poniter:通用指针类型,用于转换不同类型的指针,不能进行指针运算,不能读取内存存储的值(需转换到某一类型的普通指针)
uintptr:用于指针运算,GC不把uintptr当指针,uintptr无法持有对象。uintptr类型的目标会被回收。
三者关系就是:unsafe.Pointer是桥梁,可以让任意类型的指针实现相互转换,也可以将任意类型的指针转换为uintptr进行指针运算,也就说uintptr是用来与unsafe.Pointer打配合,用于指针运算。画个图表示一下:
基本原理就说到这里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使用~
unsafe.Pointer基本使用我们在上一篇分析atomic.Value源码时,看到atomic/value.go中定义了一个ifaceWords结构,其中typ和data字段类型就是unsafe.Poniter,这里使用unsafe.Poniter类型的原因是传入的值就是interface{ }类型,使用unsafe.Pointer强转成ifaceWords类型,这样可以把类型和值都保存了下来,方便后面的写入类型检查。截取部分代码如下:
// ifaceWords is interface{ } internal representation.type ifaceWords struct { typunsafe.Pointer data unsafe.Pointer}// Load returns the value set by the most recent Store.// It returns nil if there has been no call to Store for this Value.func (v *Value) Load() (x interface{ }) { vp := (*ifaceWords)(unsafe.Pointer(v))for { typ := LoadPointer(&vp.typ) // 读取已经存在值的类型/**..... 中间省略**/// First store completed. Check type and overwrite data.if typ != xp.typ { //当前类型与要存入的类型做对比 panic("sync/atomic: store of inconsistently typed value into Value")}}上面就是源码中使用unsafe.Pointer的一个例子,有一天当你准备读源码时,unsafe.pointer的使用到处可见。好啦,接下来我们写一个简单的例子,看看unsafe.Pointer是如何使用的。
func main(){ number := 5 pointer := &number fmt.Printf("number:addr:%p, value:%d\n",pointer,*pointer) floatNumber := (*float)(unsafe.Pointer(pointer)) *floatNumber = *floatNumber + 3 fmt.Printf("float:addr:%p, value:%f\n",floatNumber,*floatNumber)}运行结果:
number:addr:0xc, value:5float:addr:0xc, value:3.由运行可知使用unsafe.Pointer强制类型转换后指针指向的地址是没有改变,只是类型发生了改变。这个例子本身没什么意义,正常项目中也不会这样使用。
总结一下基本使用:先把*T类型转换成unsafe.Pointer类型,然后在进行强制转换转成你需要的指针类型即可。
Sizeof、Alignof、Offsetof三个函数的基本使用先看一个例子: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uint Gender bool // 男:true 女:false 就是举个例子别吐槽我这么用。。。。}func func_example(){ // sizeof fmt.Println(unsafe.Sizeof(true)) fmt.Println(unsafe.Sizeof(int8(0))) fmt.Println(unsafe.Sizeof(int())) fmt.Println(unsafe.Sizeof(int())) fmt.Println(unsafe.Sizeof(int())) fmt.Println(unsafe.Sizeof("asong")) fmt.Println(unsafe.Sizeof([]int{ 1,3,4})) // Offsetof user := User{ Name: "Asong", Age: ,Gender: true} userNamePointer := unsafe.Pointer(&user) nNamePointer := (*string)(unsafe.Pointer(userNamePointer)) *nNamePointer = "Golang梦工厂" nAgePointer := (*uint)(unsafe.Pointer(uintptr(userNamePointer) + unsafe.Offsetof(user.Age))) *nAgePointer = nGender := (*bool)(unsafe.Pointer(uintptr(userNamePointer)+unsafe.Offsetof(user.Gender))) *nGender = false fmt.Printf("u.Name: %s, u.Age: %d,u.Gender: %v\n", user.Name, user.Age,user.Gender) // Alignof var b bool var i8 int8 var i int var i int var f float var s string var m map[string]string var p *int fmt.Println(unsafe.Alignof(b)) fmt.Println(unsafe.Alignof(i8)) fmt.Println(unsafe.Alignof(i)) fmt.Println(unsafe.Alignof(i)) fmt.Println(unsafe.Alignof(f)) fmt.Println(unsafe.Alignof(s)) fmt.Println(unsafe.Alignof(m)) fmt.Println(unsafe.Alignof(p))}为了省事,把三个函数的使用示例放到了一起,首先看sizeof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各个类型所占字节大小,这里重点说一下int类型,Go语言中的int类型的具体大小是跟机器的 CPU位数相关的。如果 CPU 是 位的,那么int就占4字节,如果 CPU是位的,那么 int 就占8 字节,这里我的电脑是位的,所以结果就是8字节。
然后我们在看Offsetof函数,我想要修改结构体中成员变量,第一个成员变量是不需要进行偏移量计算的,直接取出指针后转换为unsafe.pointer,在强制给他转换成字符串类型的指针值即可。如果要修改其他成员变量,需要进行偏移量计算,才可以对其内存地址修改,所以Offsetof方法就可返回成员变量在结构体中的偏移量,也就是返回结构体初始位置到成员变量之间的字节数。看代码时大家应该要住uintptr的使用,不可以用一个临时变量存储uintptr类型,前面我们提到过用于指针运算,GC不把uintptr当指针,uintptr无法持有对象。uintptr类型的目标会被回收,所以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被GC掉,那样接下来的内存操作会发生什么样的错误,咱也不知道。比如这样一个例子:
// 切记不要这样使用p1 := uintptr(userNamePointer)nAgePointer := (*uint)(unsafe.Pointer(p1 + unsafe.Offsetof(user.Age)))最后看一下Alignof函数,主要是获取变量的对齐值,除了int、uintptr这些依赖CPU位数的类型,基本类型的对齐值都是固定的,结构体中对齐值取他的成员对齐值的最大值,结构体的对齐涉及到内存对齐,我们在下面详细介绍。
经典应用:string与[]byte的相互转换实现string与byte的转换,正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写出这样的标准转换:
// string to []bytestr1 := "Golang梦工厂"by := []byte(s1)// []byte to stringstr2 := string(by)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转换都会涉及底层数值的拷贝,所以想要实现零拷贝,我们可以使用unsafe.Pointer来实现,通过强转换直接完成指针的指向,从而使string和[]byte指向同一个底层数据。在reflect包中有·string和slice对应的结构体,他们的分别是:
type StringHeader struct { Data uintptr Lenint}type SliceHeader struct { Data uintptr Lenint Capint}StringHeader代表的是string运行时的表现形式(SliceHeader同理),通过对比string和slice运行时的表达可以看出,他们只有一个Cap字段不同,所以他们的内存布局是对齐的,所以可以通过unsafe.Pointer进行转换,因为可以写出如下代码: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0上面的代码我们通过重新构造slice header和string header完成了类型转换,其实[]byte转换成string可以省略掉自己构造StringHeader的方式,直接使用强转就可以,因为string的底层也是[]byte,强转会自动构造,省略后的代码如下: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1虽然这种方式更高效率,但是不推荐大家使用,前面也提高到了,这要是不安全的,使用当不当会出现极大的隐患,一些严重的情况recover也不能捕获。
内存对齐现在计算机中内存空间都是按照byte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是实际情况是在访问特定类型变量的时候经常在特定的内存地址访问,这就需要各种类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上排列,而不是顺序的一个接一个的排放,这就对齐。
对齐的作用和原因:CPU访问内存时,并不是逐个字节访问,而是以字长(word size)单位访问。比如位的CPU,字长为4字节,那么CPU访问内存的单位也是4字节。这样设计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次数,加大CPU访问内存的吞吐量。假设我们需要读取8个字节的数据,一次读取4个字节那么就只需读取2次就可以。内存对齐对实现变量的原子性操作也是有好处的,每次内存访问都是原子的,如果变量的大小不超过字长,那么内存对齐后,对该变量的访问就是原子的,这个特性在并发场景下至关重要。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2从结果可以看出,字段放置不同的顺序,占用内存也不一样,这就是因为内存对齐影响了struct的大小,所以有时候合理的字段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内存对齐,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内存对齐的规则,C语言的对齐规则与Go语言一样,所以C语言的对齐规则对Go同样适用:
对于结构的各个成员,第一个成员位于偏移为0的位置,结构体第一个成员的偏移量(offset)为0,以后每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 offset 都是该成员大小与有效对齐值中较小那个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成员之间加上填充字节。
除了结构成员需要对齐,结构本身也需要对齐,结构的长度必须是编译器默认的对齐长度和成员中最长类型中最小的数据大小的倍数对齐。
好啦,知道规则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上面的例子,根据我的mac使用的位CPU,对齐参数是8来分析,int、[]int、string、bool对齐值分别是4、8、8、1,占用内存大小分别是4、、、1,我们先根据第一条对齐规则分析User1:
第一个字段类型是int,对齐值是4,大小为4,所以放在内存布局中的第一位.
第二个字段类型是[]int,对齐值是8,大小为,所以他的内存偏移值必须是8的倍数,所以在当前user1中,就不能从第4位开始了,必须从第5位开始,也就偏移量为8。第4,5,6,7位由编译器进行填充,一般为0值,也称之为空洞。第9位到第位为第二个字段B.
第三个字段类型是string,对齐值是8,大小为,所以他的内存偏移值必须是8的倍数,因为user1前两个字段就已经排到了第位,所以下一位的偏移量正好是,正好是字段C的对齐值的倍数,不用填充,可以直接排列第三个字段,也就是从第位到位第三个字段C.
第三个字段类型是bool,对齐值是1,大小为1,所以他的内存偏移值必须是1的倍数,因为user1前两个字段就已经排到了第位,所以下一位的偏移量正好是。正好是字段D的对齐值的倍数,不用填充,可以直接排列到第四个字段,也就是从到第位是第三个字段D.
好了现在第一条内存对齐规则后,内存长度已经为字节,我们开始使用内存的第2条规则进行对齐。根据第二条规则,默认对齐值是8,字段中最大类型程度是,取最小的那一个,所以求出结构体的对齐值是8,我们目前的内存长度是,不是8的倍数,所以需要补齐,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补了7位。
说了这么多,画个图看一下吧:
现在你们应该懂了吧,按照这个思路再去分析其他两个struct吧,这里就不再分析了。
对于内存对齐这里还有一最后需要注意的知识点,空struct不占用任何存储空间,空 struct{ } 大小为 0,作为其他 struct 的字段时,一般不需要内存对齐。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即当 struct{ } 作为结构体最后一个字段时,需要内存对齐。因为如果有指针指向该字段, 返回的地址将在结构体之外,如果此指针一直存活不释放对应的内存,就会有内存泄露的问题(该内存不因结构体释放而释放)。来看一个例子: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3简单来说,对于任何占用0大小空间的类型,像struct { }或者[0]byte这些,如果该类型出现在结构体末尾,那么我们就假设它占用1个字节的大小。因此对于test1结构体,他看起来就是这样:`
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4因此在内存对齐时,最后结构体占用的字节就是8了。
重点要注意的问题:不要在结构体定义的最后添加零大小的类型
总结好啦,终于又到文章的末尾了,我们来简单的总结一下,unsafe 包绕过了 Go 的类型系统,达到直接操作内存的目的,使用它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在某些场景下,使用 unsafe 包提供的函数会提升代码的效率,Go 源码中也是大量使用 unsafe 包。
unsafe 包定义了 Pointer 和三个函数:
type ArbitraryType inttype Pointer *ArbitraryTypefunc Size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Offset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func Alignof(x ArbitraryType) uintptruintptr 可以和 unsafe.Pointer 进行相互转换,uintptr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这样,通过 uintptr 和 unsafe.Pointer 的结合就解决了 Go 指针不能进行数学运算的限制。通过 unsafe 相关函数,可以获取结构体私有成员的地址,进而对其做进一步的读写操作,突破 Go 的类型安全限制。
最后我们又学习了内存对齐的知识,这样设计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次数,加大CPU访问内存的吞吐量,所以结构体中字段合理的排序可以更节省内存,注意:不要在结构体定义的最后添加零大小的类型。
原文:/post/好啦,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啦,素质三连(分享、点赞、在看)都是笔者持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的动力!
创建了一个Golang学习交流群,欢迎各位大佬们踊跃入群,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入群方式:加我vx拉你入群,或者公众号获取入群二维码
结尾给大家发一个小福利吧,最近我在看[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这一本书,讲的很好,自己也收集了一本PDF,有需要的小伙可以到自行下载。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号:[Golang梦工厂],后台回复:[微服务],即可获取。
我翻译了一份GIN中文文档,会定期进行维护,有需要的小伙伴后台回复[gin
golang为什么gc时要管理栈对象?
探索 Golang 内存管理机制,本文基于源码解读,聚焦于垃圾回收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涉及触发机制、标记准备、并发标记、标记终止及系统驻留内存清理。通过分析源码,揭示 Golang 垃圾回收的触发逻辑、标记准备流程、并发标记机制、标记终止处理及内存管理优化策略。
垃圾回收的触发由多种事件驱动,包括定时触发、对象分配触发及手动触发。定时触发在 GC 守护协程被唤醒后执行,对象分配触发在内存分配达到阈值时触发,手动触发则通过 runtime.GC 调用实现。标记准备阶段启动标记协程,通过 STW 暂停所有用户协程,控制标记协程的 CPU 占用率,并启用写屏障。并发标记阶段,标记协程在唤醒后执行,采用三色标记法,灰对象缓存队列与写屏障协同工作,确保标记过程的效率与并发性。标记终止阶段,内存清扫与下轮 GC 阈值设定完成。系统驻留内存清理进一步优化内存使用,通过异步回收协程实现对空闲内存的动态回收。
本文深入探讨了 Golang 垃圾回收的各个关键步骤,揭示了其高效、并发和异步管理内存的机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解。通过源码走读的方式,本文不仅解释了理论原理,还阐述了实践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构建对 Golang 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