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编程器拼音】【中文分词c 源码】【qt带源码调试】modbus 通讯源码

时间:2025-01-16 22:09:58 分类:微商demo源码 来源:人人分销系统源码

1.【零基础】5分钟开发一个简单的通讯ModBus TCP主站上位机(附源码)
2.QT+ModbusTCP 基于QTcpSocket纯手搓modbustcp协议
3.LibModbus库开发笔记(一):libmodbus库介绍、编译和基础工程模板
4.Python modbus_tk 库源码分析
5.Qt编写Modbus从机程序

modbus 通讯源码

【零基础】5分钟开发一个简单的源码ModBus TCP主站上位机(附源码)

       在工业控制和现场数据采集领域,Modbus协议因其广泛的通讯应用而备受青睐。本文将指导你在Visual Studio 环境下,源码使用C#和Winform框架,通讯从零开始,源码源码编程器拼音仅用5分钟,通讯开发一个简单的源码Modbus TCP主站上位机。首先,通讯你需要下载并安装Visual Studio社区版,源码确保选择".NET桌面开发"等必要组件。通讯

       安装完成后,源码新建一个Windows窗体应用项目,通讯命名为"ModbusMaster"。源码接下来,通讯安装Easy ModbusTcp库,它是基于.NET Framework的Modbus通信库,支持多种协议和编程语言,便于设备通信和数据采集。

       在代码编写部分,你需要设计界面,然后引入EasyModbus库,中文分词c 源码编写关键功能如连接设备、读写Modbus报文的函数。例如,`btn_connect_Click`方法用于连接设备,`SlaveCoilWrite`方法则负责单个或多个输出寄存器的写入操作。通过点击按钮,你可以控制设备的布尔状态。

QT+ModbusTCP 基于QTcpSocket纯手搓modbustcp协议

       一、编写缘由

       1.发现问题

       近期项目需将modbus RTU转换为TCP形式,于是对原有modbus通讯线程进行重构。起初使用Qt自带的QModbusTcpClient类,顺利重构线程并读取数据,但在发送写数据请求时,TCP连接会断开。经过多次尝试,排除从站问题,即便直接连接modbusslave也存在同样问题。

       2.查找问题

       为解决问题,自行编写了一个tcp server,抓取QModbusTcpClient写数据的报文,与modbuspoll上的qt带源码调试对比,发现QT中的报文比modbuspoll上的多出一部分,推测是协议错误。

       3.解决策略

       既然QModbusTcpClient的协议存在问题,决定不使用它。因此,直接利用QTcpSocket手动编写一个ModbusTcp类。

       二、代码编写

       1.协议解析

       通过对比modbuspoll上的通信日志和网络上的modbustcp协议分析文章,研究出协议的标准格式。

       2.封装函数

       共封装了4个函数,分别是写单个线圈、写多个线圈、写单个保持寄存器、写多个保持寄存器。具体实现如下:

       四个函数中,除了写多个线圈存在问题外,其他均已验证,可正确写入。

       最后,将TCP作为一个子线程,线程初始化函数如下:

       三、征途系统app源码源码下载

       模块下载

       四、最后的最后再吐槽一下QModbusTcpClient真的很糟糕,根本无法使用。另外,网上的QtModbusTCP资源都无法使用,只有和我一样纯手搓才能解决问题。

LibModbus库开发笔记(一):libmodbus库介绍、编译和基础工程模板

       libmodbus库介绍

       libmodbus是一个免费的软件库,用于通过Modbus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它用C语言编写,支持RTU(串行)和TCP(以太网)通信。

       编译步骤

       1. 下载libmodbus库源代码。

       2. 使用msys环境编译,并配置好环境。

       3. 引入mingw环境变量。

       4. 进行配置,使用命令行进行操作。确保识别平台失败时,进行适当调整。

       5. 编译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6. 安装库。源码可以换吗

       在示例代码中,创建了一个libmodbus RTU实例,设置从机站号,连接,并读取线圈、寄存器数据。通过打印返回结果,展示数据读取的过程。

       提供了一个基础模板工程,包含读取线圈和寄存器的简单测试。模板以rar文件形式提供,方便开发者快速启动项目。

       若需获取更多信息或技术支持,请关注博主的博客地址:blog.csdn.net/qq...

Python modbus_tk 库源码分析

       modbus_tcp 协议是工业项目中常用的设备数据交互协议,基于 TCP/IP 协议。协议涉及两个角色:client 和 server,或更准确地称为 master 和 slave。modbus_tk 库作为 Python 中著名且强大的 modbus 协议封装模块,其源码值得深入分析,尤其是在关注并发量等方面的需求时。深入研究 modbus_tk 库的源代码和实现逻辑,对在库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尤其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提供对 modbus_tk 库源码的深入解析,以供参考。

       实例化 TcpMaster 对象时,首先导入 TcpMaster 类,该类继承自 Master,但在实例化时并未执行任何操作。Master 的 `__init__()` 方法同样没有执行任何具体任务,这使得 TCP 链接在创建 TcpMaster 实例时并未立即建立。TCP 链接的建立在 `open()` 方法中实现,该方法由 TcpMaster 类执行。在 `open()` 方法中,自定义了超时时间,进一步保证了 TCP 连接的建立。

       在 TcpMaster 类的 `execute()` 方法中,核心逻辑在于建立 TCP 协议的解包和组包。在读写线圈或寄存器等操作时,都会调用 `execute()` 方法。详细分析了 `execute()` 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通过注释掉的组包等过程代码,以及 `TcpMaster._make_query()` 方法的实现。`_make_query()` 方法封装了请求构建过程,包括生成事务号、构建请求包和发送请求。

       在请求构建完成后,`_send()` 方法负责通过 `select` 模块进行连接状态检测,确保发送数据前连接无异常。通过分析 `execute()` 方法的后续逻辑,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组包、发送数据及响应解析的源码流程。响应解析涉及 `TcpMaster.execute()` 方法中对 MBAP 和 PDU 的分离、解包及数据校验。

       在解析响应信息时,`TcpQuery().parse_response()` 方法解包并验证 MBAP 和 PDU,确保数据一致性。通过此过程,获取了整个数据体,完成了响应信息的解析。在 `execute()` 方法的后续部分,没有执行新的 I/O 操作,进一步简化了流程。

       为了保障线程安全,`threadsafe` 装饰器被添加在 `Master.execute()` 方法及 `TcpQuery._get_transaction_id()` 方法上。这一装饰器确保了跨线程间的同步,但可能引起资源竞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同一设备不能同时读写的情况,可以显式传递 `threadsafe=False` 关键字参数,并实现自定义锁机制。

       modbus_tk 模块提供了丰富的钩子函数,如 `call_hooks`,在数据传递生命周期中自动运行,实现特定功能的扩展。常见的钩子函数包括初始化、结束、请求处理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

Qt编写Modbus从机程序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熟悉了如何使用MODSCAN软件和串口助手处理Modbus协议。今天,我们将利用之前分享的Qt串口助手源码,开发一个Modbus从机程序,使其能够与MODSCAN进行数据交互。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功能码0x读取保持寄存器和0x写入单个寄存器的功能。

       当主机发送0x功能码时,程序需要读取并回应从机特定寄存器的内容。例如,如果请求读取寄存器-,其内容分别为 2B(十进制)和 , (十进制0和)。

       功能码0x用于向从机写入单个寄存器。比如,我们可以将十六进制 写入寄存器2。在0x功能码下,可以写入多个寄存器,如 0A和 到从寄存器2开始的两个位置。

       在调试中,如果主从机的寄存器地址设置不一致,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数据包,如MODSIM接收到的数据包 C5 C8与 C0 F1。当地址设置一致时,响应的包将正确反映寄存器内容。

       Qt编写的Modbus从机程序需要解析接收到的串口数据,根据功能码进行响应。比如,当主机修改地址2的寄存器值为0xFF时,程序会接收并返回确认报文。注意,Modbus从机通常不主动发送数据,而是等待主机查询。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已经展示了基于Qt的Modbus从机程序的基本运作。更多功能码的处理和自定义串口交互,大家可以在之前的文章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欢迎关注嵌入式从0到1,持续分享嵌入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