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ars框架在Ubuntu上的框框架部署小结
2.Dubbo源码:跟着Demo学习基本使用
3.初入RMI反序列化(一)
4.开源RPC项目Apache Thrift
5.Dubbo—SPI及自适应扩展原理
6.Tars-Java网络编程源码分析
Tars框架在Ubuntu上的部署小结
经过一系列尝试,我成功在Ubuntu上部署了腾讯开源的架源解析RPC框架Tars,这里记录下主要的核心部署步骤和遇到的问题。1. 源码部署的源码准备
首先,按照官方文档,深度需要安装必要的框框架南充网站源码依赖包,包括gcc,架源解析 glibc, bison, flex, cmake, ncurses-devel和zlib-devel,Ubuntu的核心安装命令如下。紧接着,源码我为了主从节点间的深度数据库连接,选择在本地安装MySQL 5.7,框框架参考官方文档通过APT安装。架源解析2. MySQL配置与权限设置
为了远程访问,核心需要取消MySQL的源码bind-address设置,允许其他机子连接。深度在MySQL 8.0中,这一步可以省略。设置好用户的权限,包括授权和刷新配置,确保从节点可以连接。3. Tars框架安装
依赖安装完成后,从Github或Gitee下载Tars源码,分别在tars和app目录下进行安装。框架默认安装路径为/usr/local/tars/cpp。部署TarsWeb时,需手动调整目录名,并配置数据库连接。4. 部署实践与问题解决
从单机部署到主从部署,我遇到了数据库IP问题和Web管理平台的日期设置。框架部署成功后,Web模块需用pm2管理,chromium 源码编译可能需要调整用户权限。初次启动时,可能会遇到关于数据库日期的错误,通过调整Web设置或等待时间解决。5. 成果与总结
经过一系列调整,Tars框架最终在Ubuntu上成功部署。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但通过实践和学习,我已经能够熟练配置和管理。从单机到主从的部署过程,让我对Tars有了深入的理解。Dubbo源码:跟着Demo学习基本使用
Dubbo 是一款由阿里开源的高性能轻量级RPC框架,因其在各大企业如阿里、京东、小米、携程等的广泛应用而备受瞩目。本文将通过一个基础Demo,带你了解Dubbo的基本使用步骤。
首先,你需要设置一个ZooKeeper服务器作为服务注册中心。ZooKeeper是Dubbo生产环境中的常见选择。下载并解压zookeeper-3.4..tar.gz包,然后修改conf/zoo.cfg配置,启动ZooKeeper服务。
接下来,定义业务接口,即Dubbo Provider和Consumer之间的约定,如dubbo-demo-interface模块中的DemoService接口。它包含sayHello()和sayHelloAsync()方法。
在dubbo-demo-xml模块中,packet capture 源码提供了基于Spring XML的Provider和Consumer实现。在Provider端的dubbo-provider.xml中,配置DemoServiceImpl为Spring Bean,并暴露到ZooKeeper。在Consumer端的dubbo-consumer.xml中,配置ZooKeeper地址,并使用dubbo:reference引入DemoService,以便远程调用其提供的服务。
启动Consumer端的Application,通过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加载配置文件,即可实现服务的调用。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求,欢迎留言互动,共同探讨。
本文摘自公众号“勾勾的Java宇宙”,关注的朋友们可以分享你的学习需求和建议。
初入RMI反序列化(一)
程序员的探索之旅: 本文将深度剖析RMI反序列化,分为"入门篇"和"漏洞解析"两大部分,带你探索RPC框架中的RMI技术,包括其背后的原理、实现及潜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将在JDK8u的攻击端与jdk7的服务端,以及Apache-Commons-Collections 3.1和ysoserial.jar的背景下展开讨论。RMI基础
在分布式编程中,RMI是RPC框架之一,让我们从概念出发:RPC框架比较:RMI、grpc和dubbo各有特色,RMI以其简单易用著称。
RMI概念解析:远程调用的奥秘,Server、Rob 源码分析Client和Registry的协作机制。
实践代码示例:一步步构建接口、实现、实体,以及客户端如何调用远程服务。
源码浅析揭秘:深入RMI源码,理解服务端的发布与调试过程。
服务端发布与调试
发布过程:从无参构造到创建RemoteHelloWorld引用,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关键步骤:初始化castServerRef,通过端口传递;有参构造LiveRef,实现对象的远程发布。
UnicastRef封装:TCP通信与对象类型检查,确保高效安全的通信。
exportObject与代理:创建并调用RemoteHelloWorld,服务器端的代理写法如何运作。
安全风险点
在服务端,执行call方法时,readObject漏洞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入口:readObject的危险:未过滤的输入流可能导致恶意对象反序列化,构成潜在威胁。
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攻防:序列化/反序列化操作,既是攻击手段,也是防御线。
动态代理与客户端调用
var动态代理类中,RemoteObjectInvocationHandler与LiveREF承载着服务端信息,客户端调用远程方法时,这个环节尤为关键:客户端调用链路: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执行executeCall,反序列化可能的陷阱。
返回值与潜在攻击:unmarshalValue环节,bcb hid源码可能成为攻击者下手的地方。
总结:序列化/反序列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实现数据交互,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下期我们将深入剖析RMI反序列化漏洞,敬请期待!开源RPC项目Apache Thrift
Apache Thrift是一个用于开发跨平台、跨语言服务的软件框架。它提供了一个代码生成引擎,构建的服务可在多种语言间无缝高效运行,支持如C++, Java, Python, PHP, Ruby, Erlang, Perl, Haskell, C#, Cocoa, JavaScript, Node.js, Smalltalk, OCaml, 和 Delphi等语言。Thrift的精髓在于其代码生成能力,使得服务开发完成后,可自动转换生成对应语言的源代码,便于多种语言间的调用。
安装和使用Thrift非常简单,对于使用Mac系统的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使用`brew install thrift`完成安装。创建Thrift文件是使用Thrift的基本方式,定义服务接口和数据类型。执行命令后,Thrift生成的源代码能够被多种语言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直接使用。例如,生成的Java代码中,一个简单的Thrift文件可以自动转换为包含数百行代码的类文件,如`UserProfile.java`,包含UserProfile结构的完整实现。
Thrift提供了丰富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功能,这在RPC(远程过程调用)和网络通信中尤为重要。Thrift定义了一套自定义的协议和结构,以支持跨语言服务的通信。这些结构和协议的生成是基于语言无关的设计,确保了Thrift的灵活性和兼容性。Thrift的服务接口由TBase继承,提供基础方法,TStruct对应结构体,TField用于描述字段,而TTransport和TProtocol则分别负责处理输入输出和协议处理。
Thrift中的序列化实现是其关键特性之一,通过TProtocol类及其子类,实现了对Thrift类型和Java类型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使得Thrift能够跨语言传输数据,无需考虑底层数据格式的差异。在Thrift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由Scheme接口及其实现(如StandardScheme和TupleScheme)来负责。SchemeFactory接口则用于获取适当的序列化方案。
Thrift的使用不局限于Java语言,Python、C#等语言同样支持Thrift服务的开发和调用。以Python为例,Thrift生成的代码需要依赖第三方包,但Thrift的通用接口(如TBase)确保了与语言无关的交互方式。Thrift的Schema接口定义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基本逻辑,通过不同实现(如StandardScheme和TupleScheme)提供不同的优化策略,如在读取时先确定字段列表以减少读取字节数。
Thrift在实际应用中,如Apache Hive的MetaStore和Server2服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Hive中,Thrift接口通过特定的实现(如ThriftBinaryCLIService)来支持服务调用。通过Thrift接口,Hive能够提供对外的REST服务或RPC服务,使外部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标准协议(如HTTP或TCP)与Hive进行交互。
理解Thrift的关键在于其对代码生成的支持和对序列化、反序列化的高效处理,使得跨语言、跨平台的服务开发和调用变得简单而高效。Thrift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序列化能力,还为服务提供了一套统一的协议和结构定义,促进了不同语言服务的互操作性。
Dubbo—SPI及自适应扩展原理
引言:Dubbo作为一个广泛应用于国内的RPC框架,其设计思想极具学习价值。本文基于Dubbo2.5.3版本源码,深入探讨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及自适应扩展原理,解析Dubbo的高扩展性实现基础。
一、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简介:SPI是一种服务发现机制,旨在解耦接口与具体实现,允许第三方组件无缝集成至应用中。举例说明,Java内置SPI机制,如数据库驱动实现,通过Driver接口统一,各数据库厂商自定义驱动类即可实现连接不同数据库,无需修改代码。
二、Java SPI与Dubbo SPI对比:Dubbo基于Java SPI思想,提供更强大扩展能力。配置文件以接口全类名命名,内容非Java SPI标准形式。下面以Protocol扩展为例解析。
三、Dubbo SPI实现细节:核心类ExtensionLoader负责SPI管理。构造方法初始化loader,通过类名获取扩展类实例。关键点在于getExtension方法,内部实现从缓存获取或创建并缓存扩展类实例。loadExtensionClasses方法负责加载配置文件,解析实现类信息。
四、自适应扩展机制解析:Dubbo中存在大量扩展类,自适应机制确保按需加载。@Adaptive注解用于标识可动态加载的扩展类。构造方法中获取适配类,通过反射实例化。自适应类通过反射调用扩展类方法,实现懒加载功能。
五、Dubbo IOC解析:injectExtension方法实现依赖注入,通过反射和setter方法注入扩展实例。AdaptiveExtensionFactory适配类负责缓存所有ExtensionFactory,确保按需加载。本文详细解析Dubbo依赖注入实现原理。
六、总结:通过源码分析,可深入了解Dubbo扩展机制、设计模式应用以及如何实现优雅的扩展开发。未来在实际项目中,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自定义扩展,甚至重构已有项目。反思当前项目,是否能利用今日所学进行优化和改进。
Tars-Java网络编程源码分析
Tars框架基本介绍
Tars是腾讯开源的高性能RPC框架,支持多种语言,包括C++、Java、PHP、Nodejs、Go等。它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稳定可靠的分布式应用,并实现服务治理。
Tars部署服务节点超过一千个,经过线上每日一百多亿消息推送量的考验。文章将从Java NIO网络编程原理和Tars使用NIO进行网络编程的细节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Java NIO原理介绍
Java NIO提供了新的IO处理方式,它是面向缓冲区而不是字节流,且是非阻塞的,支持IO多路复用。
Channel类型包括SocketChannel和ServerSocketChannel。ServerSocketChannel接受新连接,accept()方法会返回新连接的SocketChannel。Buffer类型用于数据读写,分配、读写、操作等。
Selector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单个线程可以监听多个数据通道。
Tars NIO网络编程
Tars采用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核心类之间的关系明确。Java NIO服务端开发流程包括创建ServerSocketChannel、Selector、注册事件、循环处理IO事件等。
Tars客户端发起请求流程包括创建通信器、工厂方法创建代理、初始化ServantClient、获取SelectorManager等。
Tars服务端启动步骤包括初始化selectorManager、开启监听的ServerSocketChannel、选择reactor线程处理事件等。
Reactor线程启动流程涉及多路复用器轮询检查事件、处理注册队列、获取已选键集中就绪的channel、更新Session、分发IO事件处理、处理注销队列等。
IO事件分发处理涉及TCP和UDPAccepter处理不同事件,以及session中网络读写的详细处理过程。
总结
文章详细介绍了Java NIO编程原理和Tars-Java 1.7.2版本网络编程模块源码实现。最新的Tars-Java master分支已将网络编程改用Netty,学习NIO原理对掌握网络编程至关重要。
了解更多关于Tars框架的介绍,请访问tarscloud.org。本文源码分析地址在github.com/TarsCloud/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