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调用的实现细节(用户态)
2.MinDoc 简介
3.C语言命令行参数如何解析?你经常用的终端怎么运行的你说不清楚!
4.剖析Linux内核源码解读之《实现fork研究(一)》
系统调用的实现细节(用户态)
本文以Ubuntu ..4 LTS环境和x_架构的glibc为例,详细解析了系统调用的实现细节。以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即在编写应用程序时如何链接系统调用。
编译test.c后,网站举报源码链接libc.so动态库中的fork函数,其实现位于glibc源代码中。然而直接在glibc代码中找不到fork()的实现。通过实验,将应用程序静态链接libc.a生成可执行文件,反汇编后发现实际调用的是__libc_fork。
__libc_fork在glibc工程sysdeps/nptl/fork.c路径下实现,调用系统功能的代码通过ARCH_FROK宏实现,此宏在glibc工程sysdeps/unix/sysv/linux/x_/arch-fork.h目录下。实现过程中,使用了__weak_alias实现在glibc工程include/libc-symbols.h路径下。
进一步分析__libc_fork函数,它通过调用ARCH_FROK宏实现调用系统功能,具体通过INLINE_SYSCALL宏调用clone,此宏定义在glibc工程sysdeps/unix/sysv/linux/x_/sysdep.h头文件中,与体系结构相关。内部调用流程涉及INTERNAL_SYSCALL定义和SYS_ify宏定义。帮忙砍价源码具体实现中,__NR_##syscall_name宏定义在ubuntu系统的/usr/include/x_-linux-gnu/asm/unistd_.h文件中,表示系统调用编号,如fork系统调用实际通过__NR_clone标号传参。
通过内部_syscall##nr宏在glibc工程sysdeps/unix/sysv/linux/x_/sysdep.h定义,实现系统调用,从用户态到核心态。不同体系架构的系统调用流程基本相似,但汇编指令各不相同。
本文旨在提供系统调用实现的详细解析,水平有限,欢迎指正批评,如有疑问欢迎私信交流。
MinDoc 简介
MinDoc是一款面向IT团队的简洁文档管理系统。
它源自SmartWiki文档系统,起初基于PHP的laravel框架构建,但考虑到PHP部署的复杂性,后改用Golang开发,便于用户部署与操作。
开发初衷是为了满足公司IT部门对简单实用的项目接口文档管理和分享的需求。其功能与界面借鉴了kancloud。
MinDoc可用于存储日常接口文档、emuelec源码分析数据库字典、手册说明等资料,内置项目、用户、权限管理功能,适合大部分中小团队文档管理。
欲知更多,请访问演示站点、文档、开发与维护信息。
感谢lifei创造与维护MinDoc。由于精力有限,自年3月日起,Mindoc移交给社区维护,欢迎热心开发者加入。
遇到问题,请提出Issues,加入QQ群讨论。
对开发感兴趣的读者,请关注开发动态。
安装与使用说明如下:
需在服务器上设置环境变量ZONEINFO,值为MinDoc目录下的智慧红娘源码/lib/time/zoneinfo.zip。
获取更多帮助,请查阅使用手册。
对于无Golang经验的用户,推荐从github下载编译完成的程序。
有Golang开发经验的用户,建议通过编译安装,要求Golang版本不低于1..1,推荐使用1..1。
注意:CentOS7的GLibC版本较低,常规编译版本可能无法使用。需要自行源码编译或使用musl编译版本。
常规编译安装步骤包括:
确保数据库配置在项目目录下的conf/app.conf中正确填写,对于MySQL,配置编码为utf8mb4_general_ci。
若使用SQLite,直接配置数据库路径。
若conf目录下无app.conf,请将app.conf.example重命名为app.conf。
默认生成超级管理员用户:admin,初始密码为,请登录后修改。
在Linux系统中,广告交易源码无需依赖gLibC。使用musl-gcc编译Mindoc。
对于Docker用户,参考内置Dockerfile文件编译镜像。
启动镜像时需提供常用环境变量,详情参考conf/app.conf.example文件。
使用编辑器如Editor.md与wangEditor进行Markdown与富文本编辑。
项目功能还包括项目创建、列表、概述、成员、设置与预览。
欢迎在MinDoc项目的GitHub上报告问题或提出改进方案。
如需了解GitHub Fork和Pull请求模式,请参阅GitHub文档。
作者lifei,非纯PHP开发者,非自由gopher。
C语言命令行参数如何解析?你经常用的终端怎么运行的你说不清楚!
C语言的世界里,命令行参数解析的艺术你掌握了吗?在编程的旅程中,理解如何解析命令行参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常常在创建工具或脚本时,与这些参数打交道,尤其是在Windows和Linux的终端中,它们的规则各有不同。 从基础开始,每个C程序都必须包含main函数,但你真的了解最简单的Hello World背后隐藏的玄机吗?我将带你走进C语言的新篇章,通过操作系统、组成原理和汇编的剖析,让你在抽象概念中找到实际操作的线索,这是我的分享理念,让学习不再迷茫。 在编程实践中,我发现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我曾经也遇到过。于是,我决定将这些经验分享出来,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文章,将计算机科学的构建过程逐步拆解,让你看到每个环节背后的逻辑,让复杂变得简单可懂。 今天,我们将聚焦于命令行参数。当我们编写工具时,参数是不可或缺的。在Windows XP及其以上版本中,命令行的最大长度是个字符,而在Linux中,这个数值通常远超Windows。我曾因一个开源项目的编译问题,不得不处理过长的参数,通过路径映射和代码优化,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最常见的两种main函数形式是:int main(void)和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后者尤为重要,因为它能接收并处理命令行参数。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当运行一个名为main的程序时,argc表示参数个数,而argv[]则存储每个参数的实际值。 然而,这并不是官方的命令参数解析标准。真正的解析方法来自于系统提供的getopt系列函数,例如getopt_long,它在glibc库中被实现。你可以通过下载GNU项目源码,如busybox或bash,来深入研究这些函数的运作原理。 实践出真知,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练习来体验getopt_long的用法。跟随百度的指导,动手实践,感受参数传递的奥秘。例如,参数-b和-c的用法各异,务必注意空格的使用。 谈到终端,它其实是一个程序,它接收输入的参数,通过fork和execvp等机制,创建子进程并执行命令。同时,它利用管道(pipe)进行通信,等待子进程的输出结果,并将其显示给用户。深入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终端操作。 我们的旅程并未止步于此,下一篇文章将揭示从源码到可执行程序的完整过程,以及每个步骤背后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探索,让C语言的世界更加清晰可见。 敬请期待,下一节我们将揭开源码生成可执行文件的神秘面纱!剖析Linux内核源码解读之《实现fork研究(一)》
Linux内核源码解析:深入探讨fork函数的实现机制(一)
首先,我们关注的焦点是fork函数,它是Linux系统创建新进程的核心手段。本文将深入剖析从用户空间应用程序调用glibc库,直至内核层面的具体过程。这里假设硬件平台为ARM,使用Linux内核3..3和glibc库2.版本。这些版本的库和内核代码可以从ftp.gnu.org获取。
在glibc层面,针对不同CPU架构,进入内核的步骤有所不同。当glibc准备调用kernel时,它会将参数放入寄存器,通过软中断(SWI) 0x0指令进入保护模式,最终转至系统调用表。在arm平台上,系统调用表的结构如下:
系统调用表中的CALL(sys_clone)宏被展开后,会将sys_clone函数的地址放入pc寄存器,这个函数实际由SYSCALL_DEFINEx定义。在do_fork函数中,关键步骤包括了对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跟踪,以及对子进程进行初始化,包括内存分配和vfork处理等。
总的来说,调用流程是这样的:应用程序通过软中断触发内核处理,通过系统调用表选择并执行sys_clone,然后调用do_fork函数进行具体的进程创建操作。do_fork后续会涉及到copy_process函数,这个函数是理解fork核心逻辑的重要入口,包含了丰富的内核知识。在后续的内容中,我将深入剖析copy_process函数的工作原理。